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
「陶」出侷限開創先鋒 不懈努力精益求精
「陶」出侷限開創先鋒 不懈努力精益求精
【中興大學/林湘玲】
一手捏,一手扶,眉宇間流露出專注的神情,投射在每件交趾陶工藝上,高枝明先生民國39年出生於嘉義,父親從事古物買賣,十多歲時受環境薰陶接觸不少古物,開始修補交趾陶,每樣古物看過便留下深刻印象,曾買過一批四十多年前修補過的交趾陶,一眼便能認出;談起趣事高枝明先生顯得自信表示,初中一年級時,地理老師在課堂上要求每位學生畫台灣地圖,卻只有高枝明先生臨摹尺標規格、一一計算方位細心觀察,不只把台灣畫出來連鄰近的島嶼也畫出,細微到海岸線和沙子也都觀察入微,受到老師表揚貼並在教室布告欄上。
◎無心插柳交趾陶成為終身職業
當兵退伍時台灣經濟剛復興,日據時代建造廟宇殘破不堪,正值翻修和重建,高枝明先生四處收購廢棄的交趾陶修補後兜售,當時無師自通使用土法煉鋼法,土的硬度仍不夠,形狀也常變形,一次因緣際會下認識林添木先生,才真正開始學交趾陶,雖然學藝但成品也只擺放家中,不過老天似乎自有安排似的,一天,從台南普濟墊收購一批交趾陶,學以致用在這批交趾陶上,原本抱持試賣的心態,意外賣出還訂單一張張接著來,這一做便是三十多年,如今已成為人師,甚至榮獲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主辦的九十五年「台灣工藝之家」殊榮,都是高枝明先生從沒想過的。
◎學藝不畏勞苦精益求精
高枝明先生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,雖有極大助益但不為此而感到滿足,為求此技藝竅門,遍訪各廟宇與古厝,觀摩與專研老師傅絕藝從旁學習,是大量閱讀書籍所學不到的經驗,每位師傅都有許多傳承下來的絕技,是學都學不完的,時常光是一間廟宇,就去五十幾次還自認學不夠,高枝明先生表示,雖然自己也是師傅,功夫了得,但了得只是自己的成就,不代表全部技藝都會,去每間廟宇學藝都把自己當學生,認為應直到闔上眼的那天,都必須不斷學習精進、創新,學無常師的精神是現今學子鮮少見的,造就今日學術上不凡的成就。
◎首創將交趾陶藝術從廟宇帶進生活
早期台灣民間侷限交趾陶為廟宇與建築的特色,曾為台灣釉料因供應地廣東中斷供輸,廟宇建築改用剪黏的方式替代,交趾陶漸漸沒落失傳,高枝明先生為求交趾陶文化延續下去,自行研發釉藥,開創交趾陶藝術融入家庭生活,成為家庭珍藏或擺飾,不再只扮演廟宇裝飾的角色,巧妙運用在聚寶盆、吉祥擺飾等等為家庭開運納福,帶動當時風潮,漸漸地廟宇也開始恢復使用交趾陶。
文章來源:
http://kkp.nsysu.edu.tw/files/15-1034-59061,c6946-1.php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