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良斌父子 交趾陶創霸王別姬
2012-03-12 00:52 中國時報【蘇瑋璇/台北報導】
西楚霸王項羽兵敗垓下,夜聞四面楚歌,虞姬拔劍起舞,含淚自刎,這是京劇《霸王別姬》最扣人心弦的片段。交趾陶藝師吳良斌和兒子吳中翔合作,呈現出這個畫面。吳良斌計畫用交趾陶捏塑一百尊京劇人物,不但代表他與兒子的世代傳承,也讓京劇與交趾陶這兩項傳統藝術擦出火花。
六十五歲的吳良斌生於鶯歌老街,五代陶泥相傳,是北台灣知名的交趾陶師傅,作品以人物見長。吳良斌創作超過半世紀,見證台灣陶業興衰。他從小著迷傳統戲曲,近年決心將京劇與交趾陶融合。
吳中翔說,他從小看著父親為了維持家計,開車載著手拉坏機,到全台各處「跑單幫」,哪裡有活動就往哪去,這種「街頭藝人」的生活讓他懷疑「我真要走到這一步嗎?」
也因此,儘管從鶯歌高職陶藝工程科畢業,吳中翔寧可出外謀職,也不想回鄉接棒。直到近幾年他頓悟到交趾陶恐怕失傳,才決心回家。
父子倆將燒製京劇「生、旦、淨、丑」行當各廿五尊。吳中翔負責查閱資料典籍,吳良斌構想人物造型。夏天工作室內如烤爐,冬天如冰窖,從早到晚都見父子埋首苦幹的身影。吳良斌說,交趾陶要塑形、素燒、上釉等過程,是「看天吃飯」的行業。若天氣過熱,陶土曝曬乾裂,心血付諸流水,燒製火侯未準確掌控,作品可能在窯裡爆炸。
目前第一套作品《霸王別姬》已完成,父子倆現正製作第二套《周瑜打黃蓋》及第三套《五虎將》,預計一百尊花一至兩年。吳中翔說,挑戰京劇,任何小細節都要講究,若臉譜用錯顏色、手持武器出錯,就會貽笑大方。
吳良斌經驗老到,粗獷中帶細膩。吳中翔火候未到,但年輕有創意。吳中翔說,他一度以為做陶沒前途,但只要賦予老東西新生命,什麼路都不會走死,趁父親創作能量豐沛之際,拚命學習,「爸爸真是個學不完的寶庫!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