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

交趾陶技師-謝東哲簡介

謝東哲成長歲月 - 1965 年生於嘉義新港的北港溪畔
5 歲時因父母親在北港媽祖廟旁賣蚵仔煎,東哲常在廟裡玩耍,看整建中的媽祖廟剪粘交趾陶匠師現場製作;開始對剪粘、交趾陶等廟裝飾工藝產生興趣。
7 歲時入學因模仿太子龍浮水印商標與同學比較真假,開始對圖畫產生興趣,常在課本上塗鴉。
10 歲時在溪邊沙埔放牛,最愛躺在牛背上看天上的白雲變化;想像歷史人物或是動物的造型,常以挖溪邊黑色的陶土捏塑造型自娛。
16 歲時國中畢業後因家貧無力升學,某日在村庄小廟午憩,似醒未醒間聽到萬馬奔騰的聲音;睜眼發現壁堵上的泥塑、浮雕、長坂坡竟是如此生動,立志要以此造型藝術為畢生的志業。出外當寺廟建築剪粘與交趾陶的學徒,啟蒙師父為二姐夫「陳忠正」先生。
教學研究與交趾陶創作
21 歲服兵役時擔任吉普車駕駛兵兼部隊政戰美工職務,畫宣傳看板、海報,使匠藝不致中斷。
23 歲時退伍後自行創業承包寺廟剪粘工程,開始參加古蹟寺廟導覽解說活動,並半工半讀完成高中同等學力鑑定。
This is a image
This is a image
28 歲寫 150 封毛筆情書信感動相識 15 年的國中同學「張麗娥」,並相戀結婚,婚後決定返鄉定居,一方面創作,一方面照顧長期臥病在床的父親。並響應新故鄉運動,進入新港文教基金會擔任史蹟研究組義工,投入地方史田調工作,一方面研究傳統工藝、與寺廟裝飾。
This is a image地基泥創作 - 自由時報 97 年
This is a image
北港溪考古遺址 - 自由時報 91 年
資料來源:
古笨港相關網頁: http://www.obk-ceramic.com.tw/
31 歲 - 41 歲成立古笨港交趾陶工作室於北港溪畔,專事古蹟修護、教學研究與交趾陶創作。並參與國內各項美展比賽,十年來共獲十餘次獎項,撰寫村庄史發表研究論文,並協助國家博物館展覽、出版相關書籍;在台灣各地演講推廣交趾陶寺廟工藝。進入國立空中大學修讀,取得人文學士學位。87 年 - 92 年發現兩處笨港時期考古遺址協助參與挖掘,發起搶救全台最長五分車鐵橋運動「新港北港溪復興鐵橋」。第一屆台灣國際論壇講師、嘉義市社區大學講師,文化局、社會局專案計劃評審委員。This is a image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