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交趾陶文獻整理 交趾陶期刊:
1.交趾剪黏藝術的時代變遷 張庶疆 藝術欣賞 2009.12[民98.12]頁7-12
2.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 王連宇 藝術欣賞 2009.08[民98.08]頁77-82
3.臺北孔廟交趾陶修護實務分析與研究 張庶疆 藝術欣賞 2009.06[民98.06]頁37-40
4.數位典藏--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文物館 曾永寬 ; 陳泓錕 ; 李鑄恆 ; 徐必彥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2009.05[民98.05]頁11-27摘要
5.新港剪黏交趾陶 楊心豪 源雜誌 2009.01-02[民98.01-02]頁78-83
6.產業群聚創新:臺灣交趾陶群聚案例探討 曾盛杰 ; 施進忠 創業管理研究 2008.12[民97.12]頁25-37
7.回溯葉王交趾陶古黃釉彩配方 曾永寬 ; 徐必彥 ; 李尚哲 ; 裴晉哲 文化資產保存學刊 2008.12[民97.12]頁60-65
8.交趾陶藝術在臺灣地方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 李純愉 臺南科大學報. 生活藝術 2008.09[民97.09]頁93-111
9.為文化資產凝煉賦形--林洸沂的交趾陶藝術 林雪慈 新活水2008.05[民97.05]頁118-121
10.記傳統工藝交趾陶大師姚自來 陳文榮 北縣文化 2008.03[民97.03]頁89-98
11.顛覆印象--交趾陶邁向新旅程 吳丹華 逍遙2007.12[民96.12]頁113-135
12.臺灣交趾陶起源與早期匠師 施慧美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 2007.07[民96.07]頁68-80
13.從歷代彩釉陶看臺灣交趾陶之淵源與正名--臺灣交趾陶名稱應改為臺灣彩釉陶或臺灣嘉義陶 王福源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7.07[民96.07]頁81-91
14.從傳統工藝到創新--以交趾陶為例 李鳳鳴記錄整理 藝術家2007.01[民96.01]頁216-221
15.談日治時期臺灣的交趾陶師傅群(下) 施慧美 藝術欣賞 民95.1頁36-42
16.談日治時期臺灣的交趾陶師傅群-上-施慧美 藝術欣賞 民95.10頁66-71
17.交趾陶之美 孔廟展風華 沈榮欣 臺北畫刊 民95.04頁50-52
18.交趾之意--臺灣交趾陶意象 李明松 陶藝 民95.04 頁50-51
19.溯源尋跡--臺灣交趾陶偶 陶藝編輯部 陶藝 民95.04頁56-57
20.交趾陶創作--莊武男與臺灣交趾陶文物 莊武男 陶藝 51 民95.04 頁64-65
21.紙上特輯--交趾陶 陶藝編輯部 陶藝 民95.04 頁67-73
22.風簷展書讀 呂嘉靖 陶藝 民95.04 頁22-25
23.重新認識交趾陶藝術傳承 施翠峰 陶藝 民95.04 頁26-29
24.談交趾陶的未來--從「泛交趾」到「新交趾」 游博文 陶藝 民95.04 頁30-35
25.傳統到創新--談臺灣新交趾陶 謝東哲 陶藝 民95.04 頁36-39
26.創新交趾陶的探討 陳有樂 陶藝 民95.04 頁40-44
27.藝術異數--從交趾陶創作談創新 陳秋美 陶藝 民95.04 頁46-49 典麗繁複交趾陶 牧星 中華文化雙周報 94.04
28.民族藝師林再興交趾陶研究 陳有樂 ; 何明泉 設計研究 民94.07 頁206-215
29.典麗繁複交趾陶 牧星中華文化雙周報 民94.04.25 頁56-59
30.臺灣絕技:交趾陶 王志生 高雄榮總醫訊 民94.03 頁12
31.認識交趾陶 海闊天空 六堆雜誌 革新105 民93.10 頁36
33.回歸學甲慈濟宮的葉王交趾陶 陳清香 藝術家 民93.04 頁306-315 學甲慈濟宮.高論交趾陶--葉王交趾陶學術研究寫下歷史新頁 張禮豪 典藏古美術 93.04
34.1920年代臺灣寺廟與民居的交趾陶裝飾藝術 李乾朗 藝術家 民93.04 頁316-319
35.葉王交趾陶.終回慈濟宮 張禮豪 典藏古美術 民93.04 頁86
36.學甲慈濟宮.高論交趾陶--葉王交趾陶學術研究寫下歷史新頁 張禮豪 典藏古美術 民93.04 頁87-89
37.一九二0年代臺灣寺廟與民居的交趾陶裝飾藝術 李乾朗 當代 民93.04 頁98-103
38.回歸學甲慈濟宮的葉王交趾陶 陳清香 藝術家 民93.04 頁306-315
39.1920年代臺灣寺廟與民居的交趾陶裝飾藝術 李乾朗 藝術家 民93.04頁316-319
40.葉王交趾陶.終能鳳還巢--震旦基金會真情收購.無償歸還學甲慈濟宮 熊宜敬 典藏古美術 民93.03頁66-68
41.葉王交趾陶在臺灣美術史上的地位--兼論回歸慈濟宮的葉王遺品 陳清香 典藏古美術 民93.03 頁72-80
42.話我鄉情:吉祥納福交趾陶 黃金財 鄉間小路 民93.01頁83
43.鹽分地帶的交趾陶文化 古柏 臺灣月刊 民92.06頁60-64
44.葉王作品的題材與人文意義--以學甲慈濟宮與佳里興震興宮為例 楊孝文 北縣文化 75民91.12 頁30-42
45.1160℃的風格--林洸沂的交趾陶世界 楊菁 文化視窗 民91.11 頁86-89
46.璀璨如寶石,溫潤似碧玉--交趾陶釉色之美 黃信豪 傳統藝術 民91.10頁36-38
47.磁州.鶯歌.交趾燒--臺灣民窯探源 俞美霞 藝術家 民91.09 頁354-361
48.臺灣交趾陶的一大盛事--臺灣陶塑人物展 施翠峰 藝術家 民91.07 頁516-517
49.寺廟建築中交趾陶的裝飾類型與意涵 古笨港交趾陶工作室 陶藝 民91.07 頁92-97
50.吉祥納福.嘉義交趾陶館 春雨 臺灣博物 民91.06 頁38-41
51.從漢綠釉到交趾陶--臺灣陶塑人物展系列研究 施慧明 北縣文化 民91.06 頁34-44
52.寺廟建築中交趾陶的裝飾類型與意涵--臺灣陶塑人物展系列研究 謝東哲 北縣文化 民91.06 頁45-52
53.臺灣交趾陶的發展與傳承脈絡--臺灣陶塑人物展系列研究 陳秀珠 北縣文化 民91.06 頁53-57
54.蘭地傳統工藝--剪黏.交趾陶藝.彩繪藝作之研究-下-林福春 臺灣源流 民90.06 頁106-115
55.失味的交趾陶--臺灣交趾陶傳承的歷史淵源、發展過程、未來因應 王永義 大明學報 民90.06 頁83-96
56.蘭地傳統工藝--剪黏、交趾陶藝、彩繪藝作之研究-上-林福春 臺灣源流 民90.03 頁83-89 「窗外有藍天寒冬送溫情」--受刑人交趾陶藝展義賣會 劉宗慧 更生保護 89.10
57.致力民粹文化的承傳與發揚--嘉義市交趾陶館 市隱文圖 臺灣月刊 民89.07 頁34-37
58.跨越千禧--葉星佑交趾陶創作展 李祥明 藝術家 民89.05 頁564
59.彩塑人間交趾陶 江淑玲 藝術家 民89.02 頁595-597
60.臺灣傳藝瑰寶系列之六--我看林再興的交趾陶 施翠峰 傳統藝術 民89.02頁30-33
61.交趾陶石灣陶兩展呼應 歷史博物館 中國文物世界 民89.01 頁104-105
62.臺南縣學甲慈濟宮葉王交趾陶保存之建議 漢光保存通訊 民89頁2-6
63.名聞遐邇的嘉義燒交趾陶始祖葉王考 賴彰能 嘉義市文獻 民88.11頁58-134
64.南臺灣傳統廟宇屋脊之美--兼論葉王的交趾陶藝術 江美鈴 樹德學報 民88.08頁179-199
65.臺灣傳統陶塑藝術--交趾陶源流及其特色 盧泰康 陶藝 民88.07頁50-54
66.臺灣交趾陶的主要流派 林振德 大墩文化 民88.0頁45-47
67.民族藝師林再興交趾陶藝展 臺北火車站文化藝廊 藝術家 民88.01 頁535
68.藝術品還是手工業製品?--臺灣交趾陶市場面臨重大考驗 秦雅君 典藏藝術雜誌 民88.01 頁206-210
69.承襲傳統再拓新機--臺灣交趾陶名家追蹤 李逸塵 典藏藝術雜誌 民88.01 頁211-216
70.情有獨鍾--交趾陶的收藏者 黃友玫 典藏藝術雜誌 民88.0頁217-219
71.林添木交趾陶藝風格初探 曾永鴻 陶業 民88.01頁6-22
72.交趾陶與樂燒的釉藥成份 洪天送 陶業 民88.01頁23-26
73.在屏東播下交趾陶的種籽!--國寶藝師林再興的交趾陶世界 江海 文化生活 民87.11頁52-53
74.葉王絕技--慈濟宮行得館交趾陶攬勝 施登騰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 民87.06頁56-65
75.當代交趾陶大師高枝明 陳姮宜 行遍天下 民84.10頁36-38+40
76.土味泥香話陶癡--交趾陶藝家吳良斌 陳君易 臺灣月刊 民83.06頁57-60
77.臺灣寺廟建築之剪黏與交趾陶的匠藝傳統 李乾朗 民俗曲藝 民81.11頁53-76
78.我國南方的交趾陶瓷 劉良佑 故宮文物月刊 民77.08頁58-69
79.形神畢肖的交趾陶--簡介林智信父子的交趾陶 康原 臺灣月刊 民76.09頁19-21
80.嘉義交趾陶正傳 黃嬰 嘉義市文獻 民76.04頁73-78
81.脈絡一貫繼彩陶--訪交趾陶陶藝家林洸沂先生 田壯 臺灣月刊 民75.12頁52-53
82.中國傳統臺灣民俗陶藝•交趾陶 張義祥 臺灣月刊 民74.09頁29
83.臺灣交趾陶的源流 杜潔祥 華岡博物館館刊 民74.07頁41-47
84.被遺忘的交趾陶在林洸沂手中復甦 梧由 家庭月刊 民74.01頁35-39
85.臺灣交趾陶淺識 陳毓卿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 民68.12頁7
86.嘉義交趾陶 蔡堃元 雄獅美術 民62.06頁98-99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