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

林添木(1911-1987):承先啟後的陶藝家

1117418519.jpg


     「交趾陶」這一名稱源自於日人所稱的「交趾燒」,民間習慣稱呼為「廟尪仔」、「細仙尪仔」;此一民俗工藝色彩濃厚的陶藝,原產於閩粵地區,二百多年前隨著先民拓墾,落腳臺灣發展,嘉義地區正是臺灣交趾陶的發源地,因此交趾陶又稱「嘉義燒」。
     交趾陶以豐富的造形、瑰麗的色彩為其特色,廣泛運用在宅第與寺廟裝飾上,爾後更成為民間藝術的收藏品。其中,葉王是文獻記載中第一位臺灣交趾陶匠師,本名葉麟趾,生於清朝道光六年(西元1826年)。葉王的父親葉清嶽,擅長廟宇建築,葉王年幼時曾受父親薰陶,閒暇時喜歡捏製人物、動物的塑像,後經廣東匠人賞識收為門下弟子,並將交趾陶之奧妙悉數傳授葉王。
     日治時期,日本人曾將葉王作品送往法國巴黎參加世界博覽會展出,當時世界各國對於葉王的技巧相當驚訝,並讚其為「葉王絕技」!民國十九年台南舉辦「台灣文化百年紀念會」,中、日兩國學者於專題演講中,皆稱台灣近三百年的交趾燒名師只有葉王一人,使葉王獲得極高的殊榮。葉王製作的交趾燒以造形豐富,獨創的胭脂紅、翠綠等色釉,堪稱一絕。可惜葉王沒有再傳弟子,後來的陶藝師也沒有人的技藝超越葉王,加上大陸釉料來源斷絕,一段時間之後,交趾陶也不再那麼有名了!
     到了民國60年代,林添木大師開班授課,廣收學徒,將交趾陶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承給有心向學者,因此教育部曾經頒發「傳統工藝類民族藝術薪傳獎」,表揚林添木對交趾陶的貢獻。林添木捏塑的手法細膩,雕刻的技巧精密,繪畫的筆法成熟,加上大師熱心推廣交趾陶藝術,使得「嘉義燒」再度發放光芒,令嘉義人都感到光榮!
圖片來源:走讀台灣--嘉義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